返回
列表
他口中紧咬着半块面包,腾出来的双手,一只手捏着本子,另一只手握着笔来回写画着……自“9·5”泸定地震发生后,邓嘉的每顿午饭几乎都是在各个抢险点啃着干粮解决的。作为四川路桥华东公司泸石高速C1总包部的副总工,他的任务就是在各个抢险点位勘探道路及初拟抢险方案,为抢险队快速抢通道路争取更多时间。
闻令而动,奋勇奔向一线
“我熟悉泸定的地质地形,又有多年的项目现场测量和施工经验,我申请加入抢险队勘查组!先去前方探探路!”。邓嘉在项目抗震救灾应急救援会上主动站了出来。震后1小时,他匆匆给家里发了一条报平安的消息,便带着勘探队伍火速奔赴抢险点。现场余震频发,多处山体滑坡,不时飞石滑落,邓嘉冒着生命危险,在抢险点极速奔走勘查,“这条路段因山体塌方造成了堵塞,约50米,土石达2000余方,需要挖掘机、装载机来疏通!”他紧急拨通后方抢险队的电话,精准地传达着勘查的最新讯息。这为抢险队仅用6小时就抢通318国道甘谷地段节约了时间、提供了方案。
坚持不懈,攻克重重难关
一只手扶着沙土,侧弯着腰,小心翼翼地从陡峭的土坡上溜下,再扒开面前一片片灌木丛,来到地势较为开阔的安全地带后,邓嘉与同事开起了玩笑:“我们这是实实在在地逢山开路了吧!只是这路还需要再来回多走走。”9月7日,按照泸定县“9.5”地震抢险指挥部指示,泸石C1总包部抢险队接下了抢通湾东村的任务。但进村的道路因地震严重损毁,加上余震频发,前期勘探任务显得异常艰巨。邓嘉与抢险队勘测人员为了尽快摸清村内交通路线、确定抢通方案,在沙土遍布、浅滩礁石的村子里多次勘探,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,走了近10余公里。经过两日的不懈努力,邓嘉和队友们终于摸清了“拦路虎”的脾性,并向抢险队提供了最佳入村方案——在堰塞湖上搭设永久性人行栈桥。
功不唐捐,抢通生命通道
湾东村地处山间,夜里时有暴雨,导致大渡河水位上涨、水流更加迅猛湍急。原本于9月10日搭设的栈桥基础没能经得住江水怒涛一夜的冲刷而损毁。面对如此突发情况,邓嘉有些沮丧,但一想到任务紧急,耽误不得,他立即打起精神,与有经验的老工长们进行商讨,寻找新的搭桥点位,并对栈桥结构及材料重新计划,争分夺秒制定出了一套新方案,复建起这条入村的唯一通道。在历时五小时后,看着蓝天救援队从桥上安全、急速地通过并进入湾东村,邓嘉悬着的心终于落下。紧接着,他又与几位技术专家探讨起永久车行栈桥的选址及搭建方案······
艰难方显勇毅,磨砺始得玉成。对于年仅28岁的邓嘉,他不是不怕天灾,而是抢通保通的斗志战胜了恐惧;他不是铁打的身躯,而是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继续前行。他有无穷的勇气面对困难,有奋发的作为诠释担当,他是四川路桥最普通的一名员工,也是一名优秀的抗震救灾前线“侦察兵”。